首页 >> 行业资讯>> 文章详情

北京开征地下水资源费 地铁建设更添环保责任

分享:
2014-09-27 05:43:28 点击数:1847 作者:水事易

地下水资源稀缺让北京地铁建设常见的降水施工方式面临考验。昨天,记者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获悉,作为北京最深的一条地铁线,8号线三期将首次尝试全止水施工,以大幅降低抽排地下水的总量。根据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《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》,施工降水须按照地下水资源费标准缴费,这也倒逼北京地铁建设开始从降水到止水的转型。

在7号线和14号线换乘的九龙山站工地外围,路边多处能看到清澈的水流哗哗流向雨水箅子。这是从30多米地下深处抽取的地下水,因为地铁车站不管是暗挖还是明挖,只要正好处在含水量丰富的地层,就必须先打一圈降水井排水,让地下水位降到更低以确保车站基坑的安全。“这还算好,地下水通过雨水管道排进了河湖,有些雨污未分离的地方,干干净净的地下水直接进了污水厂重新处理。”施工人员告诉记者。

这样的高强度排水在8号线三期更容易出现。“以下穿14号线的8号线永定门外站为例,采取传统降水方式,一天就要抽走20万立方米地下水,持续两三年。”北京轨道公司一中心副总经理吕高峰透露。以此测算,一座地铁站施工降水相当于抽干60多个昆明湖并不奇怪。更严峻的考验在于,永定门外站紧邻京津城际铁路,地面沉降要求苛刻,高强度降水必然导致地面沉降的不可控。因此,目前这座车站已被列为北京地铁首尝全止水施工的试点,拟在车站基坑周围先打一圈厚达5米的混凝土连续墙,将涌动的地下水阻隔在基坑之外。

从降水到止水,建设成本肯定会提高很多,但如果把地下水资源费的成本考虑进来还是基本相当。目前地下水资源费一吨收取2元,水务部门已经开始向个别车站工地收取,只是考虑到政府投资项目的承受能力未全面推行。“大趋势肯定是会严格征收,地铁建设必须尽快探索和尝试止水施工工艺,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,兼顾对水资源的保护。”轨道公司副总经理乐贵平表示。

8号线三期另外两座超深地铁站王府井站和王府井北站,周围繁华街区连打降水井的空间都没有,而地下9米就是富含水层,轨道公司正在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止水方案的论证,主要会采取注浆止水方式,结合局部冷冻施工,造价比传统降水施工高出一倍,但这对于北京地铁建设而言是必须要克服的困难。


已有0条评论,共0人参与
发布
注册 | 忘记密码?



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