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湘江里取出的水,重金属含量会不会超标?各种生活污水里的添加剂、化学成分要分解,难度有多大?送到千家万户的自来水会不会每天都检测?
5月11日,长沙市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在市二水厂启动。除了应邀来参观的市民代表,还有一群特殊的造访者:由本报组织的50名第二批“二次供水”水质监督员。当天,他们接受了水质检测培训之后,参观中不时向水厂工作人员提出心中疑虑。
水质监督员一路发问
从湘江边的取水口到水厂沉淀池、主臭氧池、污泥脱水车间、送水车间,工作人员逐一介绍取水、检验、制水等环节。
“怎么让水中的重金属、化学成分等物质分离、化解,实现水质达标?”水质监督员、从事能源行业的刘菲菲提问,“自来水厂检测哪些指标,是不是各种有害物质都能测出来?检测频次多少?”
水质监督员李杭伟称,家里出现过漱口时水中有泥沙的情况,水务部门能否对终端水质进行保障。
危女士是医学院校的老师,特意带着8岁的女儿一同来参观,她说,在工作中了解到,一些临床疾病的产生跟饮用水有很大关联。家中有老人小孩,他们体质相对较弱,因而对用水安全格外关心。“这一趟有收获,增长了用水知识,希望家里能实现直饮水。”
监督员已发展到153人
今年3月,本报联合长沙市水务局、市卫生局、市住建委成功招募了第一批小区水质监督员,监督员身份获得官方认可,集合政府、媒体和志愿者的力量,搭建起了水质监督的平台,也成功塑造了饮水监督的“长沙模式”。
在第一季的监督行动中,发现了“无证供水”、“证照过期”、“清洗不规范”、“水池设计不规范”等问题。在水质监督员的持续监督下,有些小区已整改到位,但仍有大量小区没有监督员。
为此,特招募第二季水质监督员,5月11日,这50名水质监督员在现场接受了培训、颁证。届时,他们将回各自小区查水箱,并将情况进行反馈。目前,水质监督员已发展到153人。
“水资源已成为影响人类自由发展的瓶颈,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/4,而长沙市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/2。”长沙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正文呼吁,节水应成为一种自觉行动。水务部门将通过管网改造,减少漏水率,保护水资源。
来源:华声在线
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